党群工作
发布时间:2022-05-12
在“5·10”思廉日之际,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廉政系列教育活动,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洗礼,也促使我对如何当好新时代清正廉洁的党校人,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我感到,对于有着“执政者之师”美誉的党校人而言,恪守清正廉洁底线,必须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走在前列。
要正己修身,守牢“心门”。“罪莫大于多欲,欲不除,如蛾扑火,粉身乃止。”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告诫党员干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贪腐问题,无一不是私心欲望作祟。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源头上拧紧廉洁的“总开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持续加强自我修炼、自我约束和自我改造,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在“三省吾身”中“正心诚意”,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要正风肃纪,护好“校门”。党校作为党员干部的大学堂,承担着各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任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特殊的职能定位,呼唤过硬的担当。党校人要坚持言传和身教兼修、律他和律己并重。既在课堂上讲好党性教育这门“主课”,履“传道授业解惑”之职;也在行动上争当廉洁清正的表率,担“身为世范,为人师表”之责。既严格要求学员遵守学习培训纪律,也勇于带头依法从严治校治学。用自己的好样子、好作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党员干部进校门时的有所“惑”,变成出校门时的有所“获”。
要正颜厉色,看住“家门”。“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在家庭中,每个人往往展现的是自己温情柔软的一面,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党员干部如果和家人只讲感情、不讲政治,只念小家、不顾大家,那必然就给“祸起萧墙”埋下了伏笔。周永康、徐才厚、薄熙来等“大老虎”落马的背后,都呈现家庭式甚至是家族式贪腐的特征。“居家当如居官,必有纲纪。”党员干部想涵养好的作风,必须要有好的家风作为有力支撑。要教育、引导、监督家人做好“廉内助”、织密“互廉网”,尤其在事关清廉的原则性问题上,要敢于拉下脸、狠下心,亮明自己的态度立场,以自己的实际言行,捍卫家庭这个亲情港湾的幸福和安全。
供稿: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