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天地
发布时间:2022-06-20
在市委党校2022年春季学期主体班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晓斌为全体学员上了一堂题为《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南通》的大课,全面、深入阐述了社会治理的内涵要求、面临的风险挑战、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为我们做好各个领域的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的必由之路。南通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2020年6月建成了全国首家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不少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被誉为市域治理现代化“南通样本”。2021年9月召开的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的发展蓝图,并把“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作为今后五年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
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指引,采取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协同创新、技术赋能的办法,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上进一步下功夫。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创新“共建”大体系。党的领导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委领导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发挥党委统筹规划、政府主导推进、部门协同联动作用,加强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构建“智治”运行体系,进一步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架构。创新“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机制,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健全依法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地方立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软治理”,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弘扬社会正能量。二是激发社会活力,构建“共治”同心圆。社会治理需要多方面、多层面形成合力。要强化“党建+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有效承接社会治理具体事务,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优化民生服务,形成“共享”新局面。将社会治理与改善民生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好社会治理领域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教育、就业、就医、居住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社区治理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优化文化服务供给,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供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修班 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