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培训 >学员天地

学员天地

那些危难时刻的闪光书写
——读加缪的《鼠疫》

发布时间:2022-10-31

《鼠疫》在法国正式出版时是1947年,然而,它有足够的能力超越历史,走向更宽阔的普遍性。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携带着现实经验走进这部小说。

(一)

故事的叙事者是里厄医生,他面对鼠疫所做的一切,都被他归结为“本职工作”——治病救人。

里厄医生说,我对为理念而死的人们感到厌烦,我不相信英雄主义,我感兴趣的是人活着,并为其所爱而死。

他继续说,帮别人并不是一种理念。这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义,这只是诚实的问题,这个概念可能会引人发笑,但属于作斗争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诚实,诚实是什么呢?我不知道诚实的一般印象是什么,但就我的情况来说,我知道那就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加缪在这里以里厄医生为代表,做了深刻的思辨:抛弃英雄主义,拥抱诚实。

钟南山医生也曾说:“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何其相似,又何其动人!

(二)

朗贝尔是一名新闻记者,他受委托前来奥兰城调查,临走时城市爆发疫情,他为了远方的爱人,殚精竭虑试图离开这座被封锁的城市。他问里厄的想法。里厄说,这是你个人的事情,我没法去判断的。

朗贝尔终于获得了一个出城的机会。但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他没走,他对里厄说,我想留下来跟你们在一起,不然我会感到羞愧,这会让我出去之后,不知道如何去爱人。

里厄直接说,那你就太愚蠢了,你选择爱情是毫无羞愧可言的。

朗贝尔说,我一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这场鼠疫与我无关,因此无事可干。但是,我现在才明白,无论我愿意与否,我都是这里的人。

实际上,早在他们刚认识的时候,里厄就告诉他,你也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

里厄看着朗贝尔,心中其实是感动的。他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在城外生病的妻子。他说了一句很痛心的话: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人们为它舍弃自己的所爱,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也舍弃了我的所爱。

这句喃喃的“不知道为什么”,涉及到人在面对苦难时,所展现出来的人性之光的高贵与璀璨。加缪试图证明:众生喧哗之中,并非所有人都只顾个人的安危甚至舒适。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达陕北。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献出宝贵生命。

在脱贫攻坚斗争中,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加缪告诉我们,“在人类身上值得赞美的比应当蔑视的东西更多”。精神的力量总是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

我们无法避免那些无穷无尽的未知灾难,但我们所谓的教训,便是在一次又一次经受这些灾难的时候,可以带着记忆、经验、情感与信念,相互激励与扶持,团结与分担,互换对人性的自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也同时呼唤着人类在共同的苦难面前携手共进。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诚哉斯言。

供稿:市管二班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