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培训 >学员天地

学员天地

直抵精神家园的“诗与远方”
——读《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有感

发布时间:2022-10-31

近来,我阅读了主体班推荐书目《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深深体悟到根植于中国人基因里的豪迈情怀与浪漫气质。有句流行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古典诗词和中国地理,就是最能直抵中国人精神家园的“诗与远方”。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诗与远方”从来都不是割裂的,没有“远方”的诗歌苍白无力、空洞无物,没有诗歌的“远方”直白冰冷、缺乏灵动。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前,总会吟诵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到长江三峡,总会联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走在西湖岸边,总会浮现出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吟诵千古绝句,心有向往,纵然疫情所困,身不能至,但文字之美带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却是无限的。

古典诗词里蕴含着不同维度的广阔视野,这本书从地理的视角出发,沿黄河顺流而下、话说长江、路过山川、尽观沧海、到达名城、登高名楼,以独具特色的手绘地图为引,将“诗和远方”进行了深度的文化关联,将地理知识与诗词赏析融会贯通,将锦绣河山与诗人故事一一并举。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写道:“泛滥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疫情之下,我们暂时不便远行,那不妨读一读《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将山河交付诗词,将诗词还给山河。总有一天我们可以跟着地图去旅行,饱览中华大好河山,跟着地图去读诗,追寻诗人人生旅途。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供稿 中青年干部班 潘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