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天地
发布时间:2019-11-07
点一炷心香,捧读经典。马克思主义之于我们,犹如圣经之于教徒,坛经之于信众。不用说受党教育多年,都需要那份虔诚和追随。我要去向何方。去读马列经典吧!
党校培训期间,得了一本经典——《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毛泽东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大学刚毕业那会,每逢纪念党的生日,单位喜欢举行以马列和党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屡屡斩获佳绩。学生时代以至于工作至今,不管是进修还是培训,少不了的科目便是马列。自家书架上有不同时代的马列著作。《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本是在新华书店淘的。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当年(80年代)售价只有1.4元。单位图书馆有一整套完整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铺展开来一大桌子,单单看看目录,每每感慨万端。对马克思主义的情结历久弥新。每个时代的人也许都会深深烙上那个时代的烙印。挥之不去。随口就能哼唱几句红歌,高昂,激越,让人为之振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国际歌》熟悉的曲调和歌词是那样鼓舞人心。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4年前的11月,《共产党宣言》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今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1周年,回望《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1年,人类社会各种思潮激荡,历经无尽的风云变幻,始终不变的是对和平幸福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美国发动对华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之战,手段之一就是用靡靡之音摧垮中国的年轻一代。读经典,补补钙,犹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当各种诱惑扑满我们周身,能够不在物欲横飞、众声喧哗之间迷航,唯有捧读马列经典。
在如东县委党校,我们听着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一起品味着“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当年,陈望道胸怀“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这个信仰,专心致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粽子,品味着信仰的甘甜。就这样,1920年4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翻译工作。当年8月,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其中的一本是《共产党宣言》。”他先后读《共产党宣言》不下百遍,成为进行革命斗争的指路明灯。
今天读《共产党宣言》,除了读文本,还可以到学习强国听读。书读了,听了,想了;入了耳,入了脑,入了心。才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
2018年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要走进伊斯兰世界,要先走进古兰经。不知道圣经,几乎无法读懂西方公元以后的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这是一本放在案头,要读一辈子的书。
今天读《共产党宣言》,深刻理解《共产党宣言》阐明的思想,必须结合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如何坚守群众立场、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如何实现社会转型、如何进行伟大斗争、如何牢记初心使命等一系列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些都需要当代共产党人思考和践行。唯有多学多思,砥砺前行,《共产党宣言》越用越活,才能永放思想光芒!
不必跋山涉水读书就可领略风景,足不出户知天下。点亮心中的明灯,向着光明前行。合拢手中的书,执着而坚定你的灵魂。在红歌里浸润,在经典中徘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造我们的思想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
(作者 王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