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培训 >学员天地

学员天地

不负使命 勇当产业尖兵

发布时间:2021-10-21

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南通强,产业体系必须强。”这既是市委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键地位的科学把握,更是对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支撑“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期许。对全市产业经济战线而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就是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肩负的职责使命。面对发展重任,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气概,不负使命、担当实干,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续写华章。

一、不负使命,砥砺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具体的、实践的。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到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之中。市委按照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提出了“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的行动纲领,部署安排了“十个着力”重点任务,描绘了“强富美高”新南通的现代化图景,发出了奋进新征程的动员令。我们要站位全局、心系发展,深刻学习领会市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南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实践路径、发展要求,自觉将部门工作融入事业发展大局,找准自身在其中的职责使命,恪尽职守、勤于奉献,用苦干实干书写绝对忠诚,以实际行动为新南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不负使命,提振舍我其谁、敢于拼搏的胆魄勇气。干部就是干事,干事就要担当。当前,南通面临着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跨越赶超的重要窗口期,就产业而言,制造业是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十四五”时期,南通制造万亿过后再出发,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产业大而不强、低而不高、散而不聚现象仍有表现,发展质态亟待提升。坚持“制造强市”不动摇,打造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新中心是未来南通“高质量”制造业的目标追求,也是我们再燃激情、彰显“狼性”的时代呼唤。我们要树立舍我其谁的担当、矢志攻坚的勇气,常怀“一日无为、三日不安”之感,以岗位为舞台,视事业为生命,敢于向问题叫板,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敏锐发现和用好机遇,把先手棋、打主动仗的事情办好,在知重负重、拼搏奋斗中诠释对事业的赤诚和执着。

三、不负使命,磨炼善于作为、难中求进的克难真功。前行无坦途,南通制造“高质量”之路同样任重道远。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速调整,宏观产经形势错综复杂;自身产业实力、园区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等指标与兄弟城市差距明显;土地、人才、环境容量、能耗水平等,都将是影响产业发展,特别是当前能耗双控,我市能耗强度下降空间小,面临着“不降反升”的压力。“十四五”是南通大发展时期,产业项目多、体量大,对能耗需求大,更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我们应正视困难、直面压力,善于开拓创新、突出困境,按照“项目为王”、集群聚链、数字赋能、两业融合等方法路径,在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推进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找突破、下实招,精准施策,善作善成,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不负使命,提升本领高强、作风过硬的能力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一支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面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我们要时刻怀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自觉加强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拓宽眼界和视野,推动自身能力本领和岗位相适应、相匹配。要针对产业演进特点、企业发展需求,持续做优“千企询访”“刚性兑现”等惠企举措,做到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企业烦心什么就操心什么,帮在关键处、扶到根本上,甘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真正成为服务企业成长的行家里手、推动产业发展的克难尖兵。

作者:市管干部一班 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