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恪守政治规矩的现实紧迫性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绝大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转作风,进一步增强了规矩意识。但仍有部分干部不懂规矩、不畏规矩、不守规矩,最终出问题、犯错误、入囚笼。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在严守政治规矩方面,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淡薄,政治信仰缺失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深入剖析领导干部失守政治规矩底线,可以发现,一些领导干部面对物欲喧嚣、声色犬马诱惑时分不清是非、迷失自我、难以抵制,最终政治纪律防线崩溃。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思想多元、价值观念多变,尤其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不信马列信上帝,不问苍生问鬼神,在宗教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甚至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方面公开发表反对意见,口无遮拦,毫无顾忌,精神迷茫、失去方向,政治信仰最终丧失殆尽。
(二)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拉帮结派盛行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和而不同、群而不党的君子之交。中国共产党《党章》也明确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党的干部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这些传统和主张都是党员领导干部应遵守的基本规矩和纪律。但现在党内某些人把权力当私产,大搞排行站队、搞小圈子、山头主义,使党沦为各得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邓小平早就告诫过全党同志,“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毛泽东同志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透过一系列腐败案件我们可以看出,某些领域、某些地区、某些部门已经形成事实上的“门客、门宦、门附”人身依附关系和江湖派系关系,为了仕途升迁,把专制主义糟粕的官场文化带入现代政治生活,把组织当朝廷,信奉“朝里有人好做官”,把纯洁的同志关系搞成君臣关系、奴仆关系、大哥小弟关系,整天琢磨拉关系、抱大腿。之所以热衷于此,就在于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进了圈子互相支持、互相提携、互相交换利益,谋求庇护、形成团体谋私的合力,为此不惜突破政治规矩、踩红线。
(三)组织纪律松散,自由主义泛滥
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针对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就列举了十一种,其中第四种就指出:“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并指出:“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当前全党肩负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任务艰巨,形势复杂。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组织意识、程序意识淡泊,把规矩、纪律挂在嘴边、印在纸上、做样子,全凭个人感情、喜好办事;有的干部唯我独尊、凌驾于组织之上,只想让别人守纪律、讲规矩,对自己则采取实用主义,有利就支持、不利或打折扣、或变通、甚至反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执行、有禁不制止;有的做事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报告的不报告,进不了言、容不了他人的批评见解;有的把分管部门当作“个人王国”,想怎么决策就怎么决策,视党的组织制度、组织原则为“稻草人”和“橡皮泥”。
(四)原则性不强,“生活圈”、“工作圈”模糊
中国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中国社会因亲缘、地缘关系而结成的熟悉社会、圈子社会的差序格局当前并未完全改变。但这种熟人社会文化一旦浸透到党内,就会变成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和规矩的圈子文化。当前,在查处的一些高级别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出现“秘书帮”、“石油帮”、“家族腐败”等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的亲属、朋友、老乡、同学或共事过的下属官员参与腐败或寻租腐败等问题,这表明“圈子文化”在官场上大行其道,“圈子文化”最注重“规矩”,而这个“规矩”却是潜规则,只为圈内人的利益服务,只强调局部利益,以一种伪团结表象互相依存。“圈子文化”实质就是党内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上下有等、尊卑有序、贵贱有别”在圈子中盛行,公私不分,把公权力当作回报私情的工具;情大于法,利压倒法,为谋取私利而罔顾国法。
二、恪守政治规矩,净化政治生态途径选择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遵守政治规矩进行了全面阐释,强调讲规矩必须做到“五个必须”,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严守政治规矩成为当前发展阶段,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把严守政治规矩的意识立起来、抓起来,才能形成懂规矩、守政治规矩的定力和自觉。
(一)树立正确的法治价值理念
“法治的真谛在于治官而非在于治民,吏治清则社会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法律信仰,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主动以法治思维看待问题,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促使法治理念变成自觉行动。一要提高法治素养。把党纪国法学习作为第一需求,全面深入学习领会法律知识、法治理论,先学一步、高出一筹,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作为政治责任、施政习惯,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二要自觉遵纪守规。“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不搞特殊、不搞特权、不搞潜规则,切实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规。
(二)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政治智慧
权力不受监督是政治规矩的最大敌人,滥用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必然产生潜规则,失去监督的干部更容易跌入泥潭。必须要有监督机制,让笼子关住权力。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气度、从谏如流的风度,把监督和批评当作一种常态、一种警示、一种鞭策,积极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
一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全面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重要情况通报、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监督制度,开诚布公地报告自身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会,主动听取不同意见、不同声音。二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人民群众是先生。党员领导干部应经常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对群众的批评意见,要“闻过则喜”,切实改进。
(三)树立抵御诱惑的政治定力
人贵在自觉、难在自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信仰一旦形成,其兴趣爱好、愿望、情感等就会集中到统一思维或方向上,形成强大的心理定力。党员干部要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修炼内功、洁身自好、抵住诱惑、耐住寂寞,才能拒腐防变。
一要志存高远。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坚定“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意志,不计较个人得失、能进能退、能上能下、对上对下一样,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在难题面前敢于创新、在矛盾面前敢于化解、在风险面前敢于承担,把全部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
二要守住底线。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常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坚持自警、自醒、自励,慎独、慎始、慎微,始终在敬畏中为党和人民执好政、掌好舵、用好权。做既有本事又守本分、既是“能吏”又是“循吏”的好官。
三、党校教师要成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率
今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作为党校教师,我们必须按照守纪律讲规矩要求,把“四个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成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率。党校教师是党校教学科研的主体,肩负着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政治思想水平的重任。可以说,党校教师既是党校讲规矩、守纪律的具体执行者,又是一定意义上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党校形象,也能给学员以示范。因此,党校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校教师是关键,要成为讲规矩、守纪律的表率。首先,党校教师要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比普通党员更要严格,要更加自觉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其次,要将一切教学和科研活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再次,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明辨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不正确思潮,要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第四,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政治宣讲,传播正能量,正确引导学员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唐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