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们党所开展的所有活动,都有其要义、核心。那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其核心是什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定要解决大本大元的问题。对于我们党来说,对于党员来说,大本大元是什么?就是坚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因此,学要带着信仰的问题学,做要带着信仰的问题改,这应该是“两学一做”所要把握的核心。谈三点体会:
一、坚守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诞生,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壮丽的日出,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
共产主义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英勇奋斗、流血牺牲而最终怀抱的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这面旗帜,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至今仍然明确写在党章的总纲上。中国共产党人从我们党诞生之日到今天,经历95年的风风雨雨,对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从没动摇过。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回顾我们党95年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一路走到今天,取得多如繁星的斐然成就,有很多原因,其中信仰牢固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而以苏共为代表的惨痛经验教训也正在于指导思想出了偏差,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以研究苏联解体原因而著称的美国学者大卫·科茨的调查表明:“在1990年,已经有将近10万苏联中上层领导开始背弃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则一直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并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正由于如此,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才一步步取得伟大胜利,才一步步追赶世界最先进水平,才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事实雄辩地证明,坚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党就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党就成为无本之木,党员就成为无魂之体,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揭示的:“理想信念,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具体到每一名党员身上,道理是一样的,信仰也是不可缺失的。优秀共产党员,94岁高龄的徐超,将100万元工资积蓄捐给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徐超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经受“左”倾影响,被错误批斗,从宣传部长任上撤职,下派到中学当教师,但他仍然爱党、信党,矢志不移。
二、牢固树立信仰问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共产党员的信仰是什么?信仰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信仰离不开信念,以信念为支撑;信念依靠信仰,以信仰来引领。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上世纪80、90年代苏东剧变、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西方普世价值观等,在我国一定范围、一些人甚至党员中开始泛起。于是,淡化理想信仰灌输、弱化思想教育的现象并不鲜见。特别要看到,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出现种种问题,比如精神懈怠、消极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一些党员干部抵御不了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坠入万丈深渊。究其思想根源,说到底是他们忘了根、忘了本,忘记了入党初衷,信仰迷茫、信念动摇。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等“老虎”之所以腐败坠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经受住金钱和名利的诱惑,对党的事业和前途悲观失望,对实现共产主义缺乏足够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们就是“缺钙”的人、得了“软骨病”的人。
三、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该怎么做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党章指明了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崇高目标,党规则将坚定理想信念具体化。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才能真正做到既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又能守住共产党员做人做事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很重要的就是时刻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时刻不忘入党时庄严许下的誓言。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定意义上就是通过“学”与 “做”,激活共产党员的初心,努力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说,广大党员一定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握要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但共产主义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信手掂来的,不会自发地产生。它的产生,一要明其理,二要笃其行。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就学习而言,必须通过深入细致而又系统的理论学习才可以做到。必须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方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他还曾以陈望道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信仰的巨大力量。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本译者。1920年,他在翻译这本书时,母亲为他准备了红糖蘸粽子吃。母亲在屋外问他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给添些。他说:“够甜,够甜的了。”当母亲进屋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上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陈望道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在当代中国,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由此可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刻骨铭心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来源于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来源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意志,来源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
紧紧抓住“两学一做”的这一核心,坚定信仰,就培壮了根、固化了本。对党员个人来说,就抓住了修身养性之关键,就抓住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之根本。“总开关”抓住了,解决问题也就明确了方向、摸准了脉搏。主心骨坚定,定盘星准确,任何考验都能渡过,任何诱惑都能抵挡。如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中,彭德怀当时是国民党中的团长,一个月能拿两百多块大洋,但当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后,发动了平江起义,在革命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彭德怀元帅都未改变为多数人谋幸福的共产主义信念。结合我们的实际,我们要思考:我们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怎么讲政治?怎么树立理想信念?
第一,要努力学习,明确理解和掌握中央、省委市委的大政方针政策精神,在思想、政治、行动上要与党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个大前提。第二,要认真思考,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第三,要扎实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做工作,一定要高质高效,尽量少出差错。第四,要坚定信念,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务处 康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