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理论研讨
一切为了群众
发布日期:2014-05-26 发布者: 阅读: 字号:[ ]

 

“四风”,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集中解决的主要问题。“群众”,即“人民群众”,或者称“人民”,也叫“老百姓”,也就是“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群众”则是相对于“干部”、“党员”而言的。“群众路线”,即“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笔者认为,在我国当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重申群众路线,既是下决心解决现实问题,也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党做思想准备。笔者相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开启中国历史一个崭新的时代。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民经济的根本性好转、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涌入,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也在全社会普遍生长起来,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私欲横行,以GDP论英雄、行赏罚,乃至于入党为升官、当官做老爷、笑贫不笑娼等等,各式各样的市侩铜臭、封建腐朽沆瀣一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飘飘然弥漫开来。神圣的医院、清雅的校园、庄严的法庭……还有谁守得住贞节!

当然,这些都是发展带来的问题、是发展当中的问题,是发展的必然代价;而发展,毋庸置疑是个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正视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把党和中国社会的运行保持在健康状态和正确轨道。

从执政党自我审视、自我反省的角度看,在我国社会转型、文明跃升的大转折时期,封建余孽、拜金主义一时沉渣泛起,暴露出我们思想文化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反映在党内就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些歪风邪气又恰恰是滋生腐败的灰色土壤,必须坚决加以铲除。

“四风”,形态各异;但,在笔者看来,骨子里就是同一个东西:脱离群众。用理论语言可以表达为:“四风”的实质是脱离群众。官僚主义藐视群众,形式主义糊弄群众,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则公然损害群众利益。干部有干部的大道理,群众有群众的具体利益。你不体谅我,我又何必认同你。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自以为比群众高明,又拥有上级授予的职权,在缺乏必要监督和责任追究的情况下,任意作为,谁奈我何!在这种干部看来,群众是靠领导过日子的,群众也是好糊弄的,群众不过是实现领导者个人意图的工具,提意见的群众则是犯上刁民。这种干部,封建意识浓重,以父母官自居;角色上,与民对立、高高在上;利益上,一己当先、不恤下情;为政上,自以为是、顺昌逆亡。凡此种种,导致干群关系出现了脱节、矛盾、甚至对抗,进而损害党群关系。“四风”弥漫之时,鱼水之情日渐淡化;矛盾激化之际,大有水火不容之势。太危险了!

解决“四风”问题,说白了,主要就是解决干群关系问题。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显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干部;因此,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无非是要端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群众的立场问题、感情问题和态度问题。

首先,干部要认清国家的大势。大势,就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规律,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大潮流、大趋势。在群众问题上,党的宗旨和中央的态度从来都十分明确。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使得群众的眼睛更加雪亮,群众的力量更加强大。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毫无疑问,党始终坚定地站在群众一边,群众利益就是党的利益。这就是当今中国的大势。大势所趋、历史潮流,不要说一个处级、厅级干部,就算是政治局委员,只要你损害了群众利益,就一定会遭到党和人民的唾弃、追究,谁也保不了你,遑论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回想我党的历史,战争年代与建国初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幸福事业而忍辱负重、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那些光荣岁月不用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振兴中华的号角声中,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个体工商户,全党、全国,在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党中央带领下,拨乱反正、锐意改革、着力开放,何其意气风发、团结奋进,迅速扭转了极左路线导致的危局,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上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亿万人民脱贫致富、迈向小康,中华儿女扬眉吐气、世界刮目。由此,邓小平等一代伟人、共产党领袖,也深深融入全党、全国人民的情感深处,受到敬仰和传颂。

其次,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干部则是群众的公仆。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党的事业、以及每个干部的工作,都要以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工作要靠群众支持、要靠群众去干。群众有甜头、有盼头,才有劲头。群众干得好,你才有政绩、才能有进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群众是干部的衣食父母;干部要看群众的眼色行事,而不是相反。

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锦涛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再次,干部要善待周围的群众。群众对干部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主要来自身边的干部。上有体恤,下必感恩以待。中国的知识分子更有着忧国忧民、士为知己者死的可贵血脉。基于对国人文化基因与中国历史的认识,笔者认为,中国的老百姓善良、温顺,大概是最好领导的群众,无非是有一点基本的生活诉求,期望权益不被损害、生活不断改善,骨子里无不下意识地遵从领导。当然,中国人自古也在血与火中懂得了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诗人臧克家有一篇纪念鲁迅的诗作,今天读来,一句句大白话颇发人警醒:“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遗憾的是,一些干部在实践当中往往有意无意地陷于历史失忆状态,过多迷信于手中的权力,过高估计个人的权威。结果,孤家寡人,把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搞得民怨沸腾,工作难以开展。焦裕禄同志就不同。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为了群众的利益,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吃不准的事,问群众、问专家;兰考人民,则万众一心跟着焦书记干,干出了许多福荫子孙的功德,也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也有一些干部哀叹,现如今群众难管、干部难当。这倒是实话。那些习惯了的套路和做法,很多已经行不通了。不过,也不难。只要我们少一点私念,多一点公心,在群众面前、党纪国法面前有敬畏之心,按制度规定办事,也许事情做起来反倒简单。一道寒光闪闪的禁酒令,解放了无数干部,拯救了干部的身体,温暖了干部的家庭。

做共产党的干部确实不易,要死死摁住个人的欲望,慎微、慎独,面对多彩的社会,要眼不热、心不痒,更不用说要为了人民群众舍身求法、以命取义、把毕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但是,既然做了共产党的干部,就必须知道天高地厚,必须能够顺应潮流。核心,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培训处 樊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