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培训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

勇挑大梁 奋勇争先 | 市委党校秋季中青班开展重点产业项目现场教学

发布时间:2025-09-17

为深入了解南通产业发展现状,增强服务保障能力,9月15日至16日,中共南通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我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展现场教学。

640.png

在银河航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学员们走进车间,参观卫星智慧工厂,听取公司整体发展情况介绍。在惠生清洁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学员们现场了解公司深耕南通20余年的发展历程,听取海上天然气大型炼气设备FLNG 产品的制造工艺介绍。

640 (1).png

在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学员们通过参观企业的湿法隔膜先进生产线,亲身感受了南通工业制造精度、南通营商服务温度。在零碳产业园展厅,学员们分别从能源端、产业端和管理端三个方面学习园区的绿色运行脉络,了解零碳产业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让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

在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学员们现场参观了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展厅。在嘉通能源有限公司,听取了大型绿色智能聚酯一体化生产基地的专题介绍。

在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学员们通过实地参观钦实佳美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公司、通州湾现代家纺产业园,探寻通州湾新出海口成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门户、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样板、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支撑的发展密码。

640 (2).png

通过现场学习,学员们对南通科技产业创新升级有了全新的认识,纷纷表示要服务保障先进产业发展,为南通产业升级争做贡献。

现场教学期间,学员们还赴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开展党性专题教育,深入学习抗战全面爆发后南通地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伪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光荣历史和反“清乡”精神,全体学员表示要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精神,珍惜新时代发展大好机遇,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为南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学员感悟

通过在银河航天、惠生清洁能源、星源材质等企业调研,我深刻感受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推进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医疗科技攻关,用科技创新破解“看病难”“服务效率低”等问题,让先进技术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硬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夯实“人才驱动”关键基础,要深化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持续推进“青苗培优”计划,构建“拔尖人才领军、骨干力量支撑、年轻队伍跟进”的人才梯队。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筑牢“作风保障”坚实根基,要以“头雁”姿态破解人才引育、技术推广中的“中梗阻”,确保新质生产力相关举措落地见效。(桑颖颖)

参观银河航天、星源材质等重大制造业项目时,我切实感受到南通高端制造的硬实力,见证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坚定了以创新拼搏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念。走进零碳产业园、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如东海洋经济的特色发展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其不仅为沿海地区探索产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案例,更充分印证了制造端绿色低碳转型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在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珍贵史料与场景还原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清晰重现。面对日伪的残暴行径,先烈们挺身而出,军民同心共御外敌,反“清乡”斗争的胜利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与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如今,我们更应传承这份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为南通发展奋勇拼搏、砥砺前行。(蔡宇华)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南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此次调研,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使命淬炼。我们深受启发和鼓舞,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传承发扬革命精神,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立足岗位职责,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和专业能力,以更高效的服务,为南通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贡献自己的力量。(苏伯全)

通过参观银河航天、惠生清洁能源、星源材质等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整体发展情况。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实施“1223”跨越发展行动计划,聚力提升产业和城市能级。作为开发区劳动保障执法条线的干部,我们要立足工作实际,坚持真抓实干,强化责任担当,锤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将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砥砺奋发,勇毅前行,维护区内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陆敏剑)

参观南通多家企业后,我深切感受到高质量发展与海洋经济的蓬勃活力。回望历史,南通是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改革开放之后,南通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又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业明星城市。南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卫星制造、高性能材料、高端海工装备、零碳领域探索、传统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成绩斐然,实现海洋经济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力创造一流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在参与南通现代化建设中做强做优做大。(闻晓钟)

供稿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