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天地
发布时间:2021-05-25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求全党认真学习百年党史。几个月来,我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四本书。每每为党在艰难曲折中付出而扼腕,为党在胜利中走向辉煌而赞叹。读书使人明理、学史让人成长。百年党史包含共产党全部的苦难辉煌,为我们走向灿烂明天提供密码。
一、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从此有了全新的领导核心。1921年7月,13位代表在上海的石库门里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一是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二是坚持不懈奋斗,建立新中国,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从此面貌一新。党在艰难中探索,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毛泽东思想。无论是面临白色恐怖,还是日寇铁蹄,党始终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付出数百万烈士的巨大代价(有名有姓的烈士三百万,还有更多没有留下姓名的),横扫一切内外敌人,成功夺取全国政权,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二、开动工业化征程,奠定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使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一是决策抗美援朝,赢得和平建设环境。志愿军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迫使侵略者签下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赢得了真正的国际地位。二是实施土地改革,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全国完成了土改,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49到1978年间,广大农村以人挑肩扛的方式建设了84000余座水库,为基本解决口粮以及促进农村文化教育的普及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三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独立自主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中国在艰难曲折中成长,跨过一系列险滩陷阱。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三、开始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发展大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做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一是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事能不能办好,农业农村的发展状况具有决定性意义。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包干合同书上按下手印。开始了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随着新的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的推行,农村活力增强、涌现了一大批乡镇工业企业和经营专业户,这是农业农村社会化生产的转变形成。二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响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面对政治风波,邓小平把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向,面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无比理论勇气,破除姓“资”姓“社”争论,再一次为中国人民解放思想、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把准航向。三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搞建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连年上新台阶,真正做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做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四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倒逼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效能的提高,我国也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党领导各族人民紧紧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从世界第六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五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面对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等,党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四、开启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插上腾飞的翅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继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级书记抓扶贫,300多万名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全国832个县全部脱贫,1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二是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2018年后,我国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干涉香港事务、抗击新冠疫情“污名化”“甩锅”中国,在南海搞所谓的“自由航行”、大打“台湾牌”、无端指责“新疆棉”等等。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维护尊严利益展现新担当,坚定维护了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面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三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东西南北中,党是管一切的。中国的事办的好不好,关键在党。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熔铸在中国共产党人血脉里的政治基因。以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持续不懈抓好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据调查统计,95.7%的群众认为2020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卓有成效,95.8%的群众认为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卓有成效。四是奋力夺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党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作者:市管二班许向前